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,吊装作业是关键环节。而地面作为支撑整个吊装过程的基础,其承重能力直接影响着吊装作业的安全性与顺利程度。明确钢结构吊装对地面承重的要求,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意义重大。
首先,吊车作业对地面承重要求颇高。在钢结构吊装中,吊车需承担起钢结构构件的重量以及自身作业时产生的附加荷载。以常见的汽车吊为例,其在工作时,除了自身几十吨的自重外,当起吊较重的钢结构构件,如大型钢梁,重量可达数吨甚至数十吨。此时,吊车的支腿会将巨大的压力传递至地面。一般来说,中型汽车吊(如 50 吨级)在作业时,每个支腿对地面的压力可能达到 10 - 15 吨。这就要求地面能够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压力,否则吊车可能出现下陷、倾斜等情况,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。在实际施工中,若施工现场为普通的自然地面,往往需要对地面进行加固处理。例如,铺设厚度不小于 20 厘米的碎石垫层,再在上面浇筑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的混凝土,形成坚实的承载基础,以满足吊车作业的承重需求。
其次,钢结构构件堆放区域的地面承重也不容忽视。在吊装前,大量的钢结构构件需要临时堆放于施工现场。这些构件的重量集中,对堆放区域地面同样产生较大压力。像一些重型钢柱,单根重量可能超过 10 吨,若在较小面积的地面上集中堆放,会使地面承受极大压强。为防止地面因不堪重负而出现下沉、开裂等问题,需对堆放区域地面进行评估和处理。对于土质松软的地面,可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,增加土壤密实度,提高地面承载能力。同时,在堆放构件时,应合理规划堆放布局,避免集中堆放,尽量使重量均匀分布。例如,可在地面铺设枕木或钢板,将构件放置其上,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地面压强。
此外,还需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荷载影响。在吊车起吊、旋转以及移动钢结构构件的过程中,会产生动态的冲击力和振动力,这些额外的荷载会进一步增加地面的承重负担。尤其是在一些对地面震动较为敏感的区域,如临近既有建筑物或地下有管线设施的施工现场,更要严格控制地面的变形和沉降。此时,除了对地面进行常规的加固处理外,还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减震措施,如在吊车支腿下设置减震垫,减少动态荷载对地面的影响。
钢结构吊装对地面承重在吊车作业、构件堆放以及应对动态荷载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要求。施工前需对地面状况进行详细勘察和科学计算,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加固和防护措施,确保地面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,为钢结构吊装作业的安全、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