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雨季进行施工,吊车作业面临诸多挑战,其中防滑问题尤为关键。湿滑的地面和设备表面极易导致吊车出现滑动、侧翻等安全事故,严重威胁人员生命与工程进度。因此,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成为雨季吊车施工的重中之重。
首先,选择合适的吊车轮胎是基础。在雨季,应优先选用具有深花纹、宽胎面的防滑轮胎。深花纹能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,使轮胎更好地排开积水,防止水膜形成导致的打滑现象。宽胎面则可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,分散吊车的重量,提升稳定性。例如,一些专为恶劣路况设计的工程轮胎,花纹深度可达 20 毫米以上,相较于普通轮胎,在湿滑地面上的抓地力提升显著。同时,要确保轮胎气压正常,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轮胎的接地性能和防滑效果。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,对于磨损严重的轮胎及时更换,避免因轮胎问题引发安全隐患。
其次,对施工场地进行妥善处理至关重要。在吊车作业前,需对场地进行全面检查与整理。清除场地内的杂物、淤泥和积水,保证地面平整、坚实。对于松软的地面,可采用铺设钢板、枕木等方式增加地面的承载能力和摩擦力。例如,在一些土质较为疏松的施工现场,铺设厚度为 20 - 30 毫米的钢板,能有效分散吊车的压力,防止吊车陷入泥地。在场地周围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,如挖设排水沟、集水井等,及时排除雨水,避免场地长时间积水。此外,在吊车行驶和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,提醒作业人员注意路面湿滑,谨慎操作。
再者,严格规范吊车操作流程是防滑的关键环节。在启动吊车前,操作人员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制动系统、转向系统等处于良好状态。在行驶过程中,应保持缓慢、匀速,避免急刹车、急转弯和突然加速。急刹车会使车轮瞬间失去滚动摩擦力,容易导致打滑;急转弯则会使吊车重心偏移,增加侧翻风险。在起吊作业时,要严格控制起吊重量,避免超载。超载会使吊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,降低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,增加滑动可能性。同时,合理调整吊臂角度和位置,保持吊车的平衡稳定。在吊运货物过程中,尽量减少晃动,平稳操作。
另外,为吊车配备辅助防滑装置也是增强防滑效果的有效手段。例如,安装防滑链是常见的做法,防滑链可显著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,尤其适用于在泥泞、湿滑道路上行驶的吊车。在吊车的支腿下方垫设防滑垫,防滑垫通常采用橡胶或其他具有高摩擦力的材料制成,能有效防止支腿在湿滑地面上滑动,确保吊车作业时的稳定性。
雨季施工吊车防滑措施涵盖轮胎选择、场地处理、操作规范以及辅助装置配备等多个关键方面。只有全面、细致地落实这些措施,才能有效保障吊车在雨季施工中的安全作业,确保工程顺利推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