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类吊装作业场景中,电线电缆广泛分布于作业区域周边,其干扰可能引发触电事故,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,同时也会影响吊装作业的顺利进行。因此,有效避免电线电缆干扰至关重要。
作业前的详细规划是关键的****步。在项目筹备阶段,负责人员需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勘查,仔细识别周边存在的各类电线电缆。借助工程图纸、现场标识以及向相关管理部门咨询等方式,精准掌握电线电缆的走向、电压等级和埋深情况。比如在建筑施工现场,要确定地下是否存在电力电缆、通信光缆等,以及高空是否有架空电线。针对识别出的电线电缆,制定合理的吊装作业方案。规划吊运路线时,确保吊车及起吊物与电线电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。依据相关安全标准,对于 1 千伏以下的架空电力线路,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1.5 米;1 - 10 千伏的,安全距离不小于 3 米。在制定方案过程中,若遇到复杂的电线电缆分布情况,可邀请电力、通信等专业人员参与,共同商讨最佳的作业规划,从源头上降低干扰风险。
现场防护措施的落实不可或缺。对于无法避开的电线电缆,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。在架空电线下方作业时,可搭建防护屏障,如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防护架,将电线电缆与吊装作业区域隔离开来。防护架的搭建要牢固可靠,且具备足够的绝缘性能,防止吊车或起吊物意外触碰电线电缆。对于埋地的电线电缆,在作业前需明确其准确位置,并在地面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,提醒作业人员注意。同时,可采用钢板覆盖、沙袋围挡等方式,对埋地电缆上方的区域进行保护,避免因吊车行驶或重物掉落对电缆造成损坏。
在吊装作业过程中,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避免电线电缆干扰的核心。吊车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各类安全操作规程,尤其是涉及电线电缆附近作业的注意事项。在起吊、旋转和移动过程中,保持缓慢、平稳的操作,时刻关注吊车与电线电缆的距离。安装在吊车上的报警装置,如接近感应报警器,一旦吊车靠近电线电缆达到危险距离,应立即发出警报,操作人员需立即停止操作,调整吊车位置。此外,现场指挥人员也要密切观察作业情况,与操作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,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周边电线电缆的位置,确保整个吊装过程安全有序进行。
吊装作业时避免电线电缆干扰,需要从作业前规划、现场防护以及操作规范执行等多方面协同发力。只有全面落实各项措施,才能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,确保吊装作业顺利完成,避免因电线电缆干扰引发的各类事故。